ima 2.0

July 2025

Tcamp Assignment

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
图片点击可放大



Better Searching




次世代的互联网入口


既然大家都更青睐直接读 AI 摘要,我们就把入口做得更好:

  • 覆盖生活化场景
  • 问题预测 + 小程序捷径,对于用户下一步操作给出确切帮助


商业化可能
广告单独作为卡片,不污染回答;捷径接入平台/小程序位置优先开放给合作伙伴





基于搜索的浏览方式

超链接没死,也死不了,用户总归有在网页与网页间跳转的操作

在迈向次世代互联网入口这个目标同时,承接原有的浏览器使用习惯


与其他产品线的规划问题

是否会与 QQ 浏览器的规划冲突







Better Reading




边读边问边记边写


用户主诉

读写来回切换 tab,很不方便;笔记与知识库文件毫无对应,复制文件内容到笔记也没有索引

原因

当前 「知识库读问」 和 「笔记写作」 属于相对独立的两大板块,操作逻辑待优化


商业化可能
存储空间增量付费或(和)订阅形式


为竞品已有功能




每次对话都有价值


自动结构化归档对话

用户主诉

和 AI 讨论过的问题,想重看需要翻很久对话,问题多了之后我和 AI 都记不住之前说了什么

原因

  • 确实就是想更优雅地看看自己之前都聊过什么
  • 再问一次所生成的答案会有不一致性,所以选择往回翻而不是重新问


需要与研发确认
当前知识库默认保存问答的历史,但不允许用户发起新对话,且需要手动全部清除——需要讨论是否能在此基础上做迭代




视频播客也能读


越来越多人上的是某站大学,茶余饭后听的是某宇宙里的八卦,当互联网里的优质内容优先选择的载体都不是文字——

倍速播放不如一目十行,不如 ima 提要


商业化可能
存储空间增量付费或(和)订阅形式


为竞品已有功能



跟踪最新资讯


我们依然和文字工作者站在一起,同时也回应了从事领域的内容具有强时效性的这部分用户

独立平台、AI 精读,为信息过载的生活方式找一个喘息的角落


如何推进与微信(公众号)团队的合作

我们能提供的价值:
  • 增加文章和公众号的曝光渠道,提高文章打开率,激活公众号主创作意愿,提高内容质量
  • 微信内订阅号信息流可充分往算法推流的方向打造,而 ima 承接原先的订阅分发生态,类似 QQ 与 TIM 的双生

我们会避免的问题:
  • 避免和订阅号的竞争(如果存在合作可能,战略上可以在短期不考虑搭建自己的内容分发平台)
  • 避免抢占微信作为公众号主阅读渠道的流量(考虑限制用户在 ima 订阅的数量或阅读的条数)







Better Writing




第一款模块化写作工具


用户主诉

生成文章报告后如果需要调整段落或者报告的结构很麻烦

根本需求

既想用 AI 快速完成写作任务,又想保留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度


商业化可能
增量付费或(和)订阅形式


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
开发成本是否与实际需求/效益匹配




随时回复,「有迹可循」


以优雅的方式处理引用来源


用户主诉

读写来回切换 tab,很不方便;笔记与知识库文件毫无对应,复制文件内容到笔记也没有索引

原因

当前 「知识库读问」 和 「笔记写作」 属于相对独立的两大板块,操作逻辑待优化


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
开发成本是否与实际需求/效益匹配




社交链路




付费知识库,私域分享



留下、珍视「人的创造与思考」



笔记可发布为知识号文章



ima 内的订阅——分发生态







优先级排序



对标友商补齐短板

1 允许添加音视频

允许本地上传音视频

允许转写在线音视频



补短板 + 优化体验

2 改进读问记写逻辑

调整知识库界面两侧边栏

允许对文件评论和高亮

笔记引用可溯源



扩张生态引领增长

3 支持订阅公众号等更新

4 对话回答后展示引导卡片
和第三方服务捷径

5 允许创建付费知识库

小范围邀请优质内容生产者

扩大权限至活跃用户




创新引领增长

6 模块化写作

7 历史对话结构化归档

8 笔记可发布为文章




© Rongbin Fan